猴痘疫苗公司高管:已與多國開始溝通,年產量最高達3000萬劑

胡喜
盡管猴痘已經從傳統的發生地非洲傳到歐洲,并且看上去還有蔓延趨勢,以及出現了人家傳播的新變化,同時世衛也已經對猴痘開始發布一些適度的警告信息,但是目前看,猴痘還不具備快速傳播的可能,這不是人的主觀一致決定的,而是事實。
猴痘以往主要在非洲傳播,傳播途徑也主要是野生動物到人,鮮有從非洲傳播到其他大洲的報告。即便是非洲傳播的猴痘,也存在兩個分支,兩個分支的致死率存在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其實這也能夠解釋為什么目前歐美只有一家獲批的猴痘疫苗生產企業,因為原本這一疫苗的市場就非常狹窄,盈利空間不大。猴痘與天花同屬正痘,天花疫苗對猴痘也能起到預防作用,事實上,在非洲,猴痘的發生也有波動,在天花被消滅之前,天花疫苗的普遍接種,也同時預防了猴痘的發生,1980年代開始,各國家陸續停止了天花疫苗的接種,這對猴痘的再次流行,埋下了伏筆,目前非洲感染猴痘的群體主要是中年人和青年人,就與他們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有關。

L.Ling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我想很多人聽到猴痘的第一反應可能會是如此。特別是尚在封控中的上海人或者也如履薄冰的其他涉疫地區?!皻绨?,累了?!备髀费Ч砉侄紒戆?,死豬不怕開水燙!絕望加悲壯。
不過,再仔細看看,仿佛又看到希望。畢竟有疫苗了,而且看評論好像以前接種過牛痘疫苗的是可以算數的。而咱基本上都是強制接種的呀!如此想來,仿佛高壓鍋那呲的一聲,壓力頓減。而且我們骨子里的那種“積極樂觀偏向”也“死灰復燃”:應該輪不到我,離我應該還遠……拉開距離,心也稍安。
人類的死亡焦慮也是始終在的,特別是這兩年疫情時不時會喚起一下,所以我們會對相關威脅性信息更加敏感甚至警覺,這也激發我們做出很多自我保護的行為,得以維系生存。當然撐不住也可能崩潰。
專業的事留給專業的人,科學留給科學家,我們做好自己能做的,比如照顧好自己和家人,比如反思災難給我們的提示,比如理解也接受自己乃至人類的局限。